例數刷爆朋友圈的廣告,都有一個很大的共性-內容很扎實。什么意思?就是廣告呈現出的內容很有趣,形式上也很新穎,在一條出街的廣告中,內容占了絕對的主導性。這就是當前互聯網媒介環(huán)境下,廣告的大體形態(tài)。
互聯網廣告人說傳統廣告人不會玩,作品沒意思;傳統廣告人說互聯網廣告人自嗨,沒轉化。
傳統廣告和互聯網廣告,你站哪一邊?不知你是否越來越感知到,在互聯網的環(huán)境下,廣告人所產出的視頻、H5、長圖文、海報等廣告,越來越呈現出一種現象。所涉及的行業(yè)遍布機械、娛樂、醫(yī)療,IT、家居、服裝、餐飲行業(yè)等。我們很專業(yè),因為我們很專注,好的企業(yè)形象設計,能讓您的企業(yè)提升品牌形象,躋身高端行列。
例數刷爆朋友圈的廣告,都有一個很大的共性-內容很扎實。包括:LOGO設計、包裝設計、畫冊設計等,就可以判斷一個品牌的成熟性、規(guī)模性與專業(yè)性。我們再看看身邊的品牌、看看同行與競爭對手,分析一下,是不是他們的設計確實與品牌的成功性有一定的聯系?。
什么意思?就是廣告呈現出的內容很有趣,形式上也很新穎,在一條出街的廣告中,內容占了絕對的主導性。最簡單的方案往往是最有效的,因為,一個簡單的logo、標志、商標熊掌能夠符合圖標設計的大部分其他要求。。一個好的公司LOGO設計應該具備以下幾點1,必須要好看!這是空靈一直提倡的,我們做為設計師就是創(chuàng)造美觀,如果設計出來的東西不好看,縱有千萬種含義,那又能如何?。
這就是當前互聯網媒介環(huán)境下,廣告的大體形態(tài)。
馬云爸爸在烏鎮(zhèn)互聯網大會上講到,互聯網會經歷從無到有,再從有到“無”。
而后面這個“無”是說,到時候互聯網已經成為像空氣一樣的介質似的存在,互聯網已經滲入到生活的每個空隙,到時候人們可能根本不談互聯網,而是把互聯網當成生活的必備,是生活的基礎,沒有互聯網可能根本無法生活。便于記憶,現在的公司非常多,所以出現在人們眼中的企業(yè)LOGO設計就非常多,讓人們一下子記住你似乎大多都是在一廂情愿,所以,logo上最好能帶上中英文名稱,即使人們沒記住logo的圖還有機會記住logo的名稱。
當互聯網真如此言,變成空氣一般的介質似的存在于我們生活,作為廣告人再回顧電視、廣播、雜志等傳統媒介,廣告人可能會感嘆當初移動端的social廣告大火時,廣告所初顯出來的內容形態(tài),而那時就是廣告與內容邊界變得模糊不清的開始。
我原來做的是很傳統的廣告,現在做social,幾個月下來,關于傳統廣告和互聯網廣告,慢慢的自己心里有一個明顯的感知差別。以上幾點是空靈的一些建議,至于一家公司的規(guī)模大小,有沒有得獎,設計師資歷,其實都可以放在次要位置考慮。
這個差別是什么,就是當前廣告和內容的邊界正在被消滅,甚至在互聯網環(huán)境下,內容大有取代廣告之勢。簡單的設計能夠更好的適用于不同的情況。一個簡單的LOGO設計公司、標志、商標可以用在不同的媒介上,比如名片、雜志、海報等。
廣告本身的內容以及形式的變化,很大程度上是跟著媒介走。
早期的印刷廣告,是報紙,海報,郵購廣告這一類。
那個時候還說寫廣告,什么意思,就是廣告內容幾乎是由文字完成,所以也是文案的鼎盛時代,如何寫標題、副標題,如何寫正文,是廣告文案的必讀課。
后來呢?是電子媒介,是電視、廣播這類,當然就練就出一批電子廣告牛人,他們產出的電視廣告廣為流傳,甚至全民皆知。
再后來呢,就是互聯網了,是電腦PC和手機移動端這類,電腦上是網站廣告、貼片廣告、彈窗廣告等等,手機上則是H5、小視屏、GIF動圖等等。
媒介在變,廣告內容也在變。
我們慢慢梳理。
傳統廣告下-媒介與內容平分秋色傳統廣告最常見、最大眾化的是電視tvc和戶外平面廣告。
傳統廣告表現形式是怎樣的呢?先來看電視廣告。
電視廣告其實是強媒介廣告。
什么意思?就是媒介很強,廣告內容的吸引力方面本身其實是不太強的。
依靠黃金時段的反復和高策略性的文案,讓品牌或產品迅速被消費者接受。
在一則廣告中,電視這個媒介和廣告內容兩者的作用都至關重要。
麥克盧漢說媒介即信息,就是這個道理。
而廣告內容本身呢?因為電視廣告的高價格,迫使視頻廣告越來越短,這也迎合廣告主本身的需求。
因此要求廣告內容本身是短平快,一則15s的廣告也就幾十個字,對文案本身的要求很高,對畫面也是一樣,需要快速抓住消費者眼球。
所以這類廣告其實是超硬的硬廣,考驗廣告人員的策略性和品牌管理知識,需要對一個品牌做全體的考量。
平面廣告。
戶外平面是一個固定展示媒介,也是一個強媒介廣告,因為它的定點曝光要求消費者必然會看到。
只不過“強迫”消費者的時間更短,媒介本身的信息也沒電視媒介那么強。
因為看不看廣告的一部分選擇權已經回到顧客手中,所以對廣告自身的內容要求自然比電視更高。
廣告文案必須精煉而有效,畫面必須盡可能的吸引消費者,引起他們的注意。
傳統廣告的表現形態(tài)大抵如此,這些廣告本身也更多的帶著一些“廣告”的影子。
在任何媒介和形式上的廣告,品牌主的相關信息占主要篇幅。
而互聯網媒介環(huán)境下的廣告呢?互聯網廣告下-內容為王再來看看互聯網廣告。
早期的互聯網廣告其實很大程度上還是學傳統媒介。
橫幅、彈窗、條幅等等。
但后來越來越發(fā)現,其實這些老辦法在互聯網媒介環(huán)境下是行不通的,因為傳統廣告需要依靠媒介力量,互聯網里的媒介介入性太低了。
互聯網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弱媒介,媒介本身的影響力太小了。
小到受眾根本可以直接忽略媒介,只看內容。
所以在這個媒介環(huán)境下,內容是王道。
而當下慢慢摸索出來的社會化營銷才是經歷了這么長時間后,互聯網廣告的正確打開方式。
當然,這樣的媒介環(huán)境下,廣告主與廣告人之間一個關鍵性的矛盾就是,內容與品牌信息露出的調和。
廣告主覺得這條廣告太內容了,雖然單純從內容上來看,很有趣,很有意思,但是你沒有很好的露出我品牌。欢鴱V告人呢,則覺得露出太多品牌信息,反而會阻礙內容的傳播,影響內容的質量。
所以這個應該是當下互聯網廣告人感受較多的一點。
我們從互聯網媒介下幾個形式的廣告來看看這個環(huán)境。
先看看網絡廣告視頻(不是貼片)。
網絡環(huán)境下的視頻廣告,其中被傳播的厲害的,直接稱之為病毒視頻。
病毒視頻簡直就是內容取勝啊,要搞笑、要幽默、要新穎、要會玩,要扎心等等,這些都是對內容的要求,而傳統廣告有這些要求嗎?沒有。
而且那些在傳播上最厲害的,例如三九《有人偷偷愛你》,招商的番茄炒蛋等等。
一個2分鐘的片子,1分50秒的其他內容,最后幾秒鐘才露出一下品牌信息,為了引起傳播,品牌只能屈服于內容。
互聯網下是自傳播,內容不好,廣告本身就無法獲得高曝光,而相比于電視tvc,偶爾爆火的網絡視頻,成本低,傳播量大。
這自然是廣告主們爭相追求的。
H5。
如果是網絡視頻還有媒介投放平臺的一丁點影子,那么H5則是不折不扣的純內容,因為沒有媒介平臺,自身的形式也是內容。
純內容的形式下,當然就全靠內容本身。
今年爆火的百雀羚長圖、網易有道戲精女孩等,無不是內容取勝。
媒介變了,廣告形態(tài)也變了,互聯網考察廣告人的好像是一種內容與品牌結合的能力。
總結行業(yè)形態(tài)的巨變,帶來最大沖擊的還是從事這個行業(yè)的人。
當下正是廣告與內容的邊界慢慢破裂的時候,也是傳統廣告人與互聯網廣告人,互相吐槽、各執(zhí)己見的時候。
正當傳統廣告人正在懷疑互聯網廣告的轉化時,那些走在前面的先行者已經玩的風生水起。
其實我們仔細審視一下這些時代前沿的浪潮公司,他們不像廣告公司,卻反而像一個內容公司。
傳統廣告的內容是以品牌信息為主;互聯網廣告的內容是無關于品牌,以能引起大眾觀看下去為主。
當電視、雜志等傳統媒介徹底退出歷史舞臺,互聯網媒介掌握著人們的注意力時,廣告本身會迎來一場巨變。
廣告變得內容化,變得越來越不像“廣告”。
而引起這種改變的背后,是媒介的變化。
媒介的效用越來越低,選擇權交給了大眾。
你交給了大眾,自然必須按照大眾的需求走,按照他們的喜好走。
而廣告這個東西本身就不討喜,要消費者觀看和傳播,看的還是內容。
當下正是媒介的過度時代,所以也是廣告向內容慢慢轉變的時代,是廣告與內容的邊界變得越來越模糊的時代。
這是一個大趨勢。
然而互聯網環(huán)境下,內容取勝的時代,傳播聲量最大的卻是內容本身。
因果關系從來都如此,既然內容占了主要篇幅,消費者記住的當然是內容本身。
受益最大的自然也是那些內容背后的制造者們,而不是品牌主。
新世相做的,火的當然是新世相;W做的,火的當然是W。
